急性中耳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耳朵进水不可怕,引起中耳炎的是游泳时的这
TUhjnbcbe - 2022/6/24 14:50:00
游泳季

熬过了龙舟雨,马上就要进入游泳季啦!

无论酷暑下的欢乐戏水,还是火热的暑期游泳班,夏日里的游泳馆总是人气爆棚!

而此时此刻,同样人气爆满的还有咱们耳鼻喉科。

每年到了游泳季,都有医院就诊,一问病史,近期大都有游泳玩水的经历。

为什么泳池里容易感染中耳炎?答案出人意表,竟然不是耳朵进水引起的,而是……

游泳为何引发中耳炎?

许多游泳者出水后会有一个习惯性动作:侧着脑袋单脚跳几下,好让水从耳朵里流出来。很多人认为,这样能避免脏水进入耳内引起中耳炎。

医院耳鼻喉特色专科唐佰才主任指出:这个动作对于预防游泳后引起的中耳炎,并不是特别有用。耳朵里有一层鼓膜,将中耳腔与外界隔开,在它的阻隔下,游泳时水不会进入中耳腔,也不会直接引发中耳炎。

那么游泳引发中耳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唐佰才主任解释:因为游泳而患上中耳炎的病人中有70%-80%是由于呛水而引起的池水倒吸。呛水的时候,污水通过“鼻-咽鼓管-中耳”这条耳鼻相连的特殊通道进入中耳腔,水中的细菌沿着耳咽管蔓延到中耳腔黏膜,导致了中耳积液、阻塞,分泌物流不出来而造成了发炎。这种情况在儿童游泳者中尤其常见。

小孩游泳更容易得中耳炎?

一到假期,很多家长给孩子报班学游泳,初学时由于技术掌握不到位,容易呛到水,有的孩子一边学一边呛。我们成年人的咽鼓管较长,并且有自然的45°角,能对呛入的水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反观儿童的咽鼓管短、平、粗,一旦呛水,污水容易进入咽鼓管造成逆行感染。此外,儿童的鼓膜天生比成年人的厚,不容易穿孔,这其实对中耳炎的治疗不利。

唐佰才主任称:中耳发炎会流脓,当鼓膜穿孔时,内耳脓液沿着穿孔的鼓膜把病菌排出,有利恢复,同时也缓解了内外耳的压力。儿童鼓膜不易穿孔,脓液放不出来时会产生对鼓膜的压力,有强烈的痛感,年纪小的孩子就会表现为哭闹不停。这个时候只有通过切开鼓膜放脓并施药后,中耳炎才能慢慢痊愈。

除呛水外,以下几种情况也会导致游泳时感染中耳炎。

鼓膜穿孔

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正常的外耳道有鼓膜隔开,脏水不会进入中耳。本身鼓膜有穿孔的游泳者,没有鼓膜的阻隔,游泳时脏水容易进入中耳,造成感染从而引起发炎。

耳道损伤

有些人在游泳时挖耳,造成耳道损伤,细菌进入中耳感染,也会引起急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

耵聍栓塞

还有的人游泳后感觉外耳有些涨痛。这有可能是因为耳垢太多,游泳吸水后膨胀、发炎,当拉扯耳朵时,会感到明显的抽痛。

鼻炎、鼻窦炎

游泳时污水进入鼻腔,里面的细菌首先引起了鼻炎、鼻窦炎,当病情进一步发展继续上行,就会引起中耳炎。

专家解读

游泳后感到听力下降、耳内疼痛,应引起重视。中耳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不建议自行用药缓解,有些患者以为耳朵疼痛、化脓等症状消失病就好了。其实,急性中耳炎极易发展成分泌性中耳炎,即使流脓、疼痛等急性症状消失了,也可能会存在听力减退的问题。所以一旦出现耳部症状,就应及时到耳鼻喉科进行专科治疗。

游泳时如何预防中耳炎?

1.游泳时尽量不做高空跳水和猛扎等容易呛水的动作。

2.游泳前检查耳部,若发现耳垢,应使用耳道清洁液进行处理。

3.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内有病变(如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的患者暂时不宜游泳。

4.游泳时建议使用专用的防水耳塞、鼻夹等防护措施。

5.注意个人卫生,不要用手指、发夹、棉签等挖耳,以免造成外耳道损伤,引发外耳道炎。

6.保持外耳道干燥。游泳后,耳道内若有积水,可将头偏向一侧,耳道口朝下,单足跳跃数次,使耳道内的积水自动流出

7.鼻子若不慎进水,应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将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擤出。以免擤鼻方法错误导致污水和微生物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即便患上中耳炎也不必过度担心,绝大多数的中耳炎经过合理治疗都可以完全恢复。也无需因噎废食,游泳是一项有益身心的健康活动,只要按照以上的医生建议,游泳前做好预防措施,平时注意耳鼻喉健康,这个夏天就可以放心畅泳啦~本期指导专家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专家一对一答疑。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预约提醒

为保证面诊质量、避免现场等待时间过长,我院实行预约制度,专家诊号有限,请患者提前预约挂号。

01

网络预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即可预约三甲耳鼻喉专家

提前预约,免排队

02

电话预约

医院耳鼻喉特色专科

预约电话-

03

康复故事

耳部疾病康复案例→

喉部疾病康复案例→

鼻部疾病康复案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耳朵进水不可怕,引起中耳炎的是游泳时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