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星期三
年3月
第22个全国爱耳日
春天生机勃勃,耳朵听见泉水叮咚;
夏天郁郁葱葱,耳朵听见知了鸣唱;
秋天硕果累累,耳朵听见金风送爽;
冬天雪花飞舞,耳朵听见追逐嬉笑。
新学期伊始,孩子们也在感受着春天的到来。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耳朵就是感知世界美好声音的窗口,是外部世界连接的一个渠道,被称为是通往心灵的路。在全民抗击新冠病*的战“疫”中,今年的3月3日,是我国第22个“全国爱耳日”,非常时期,让我们一起保护孩子的听力,培养良好的用耳习惯吧!让人人都享有听力健康!
认识耳朵
耳朵不只是外观看到的样子,它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接受外界声音,中耳鼓膜的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产生神经冲动将声音信息传到大脑,于是我们就能听见不同的声音。
耳朵的作用
虽然耳朵不那么引人注意,但小小的耳朵里蕴藏着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两大功能——听觉和平衡。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小耳朵
1、避免使用耳*性药物
用药不当是儿童致聋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避免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耳*性药物。当儿童患有疾病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千万别多吃乱吃。
2、防噪声
过大的声音,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可用手把耳堵住,并张大嘴巴。宝贝们最好不用耳机听音乐。
3、避免耳朵进水
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
4、不要经常挖耳朵
有些小朋友爱用耳勺或发卡、别针等物掏耳,这是不好的习惯,要改掉,容易引起耳道感染哦,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
5、呼吸道感染后,询问宝宝耳朵是否有不适。
小儿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出现中耳炎。但这种急性中耳炎通常发生在感冒后一星期之后几天,容易被家长忽视。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后,父母还需要注意宝宝是否出现中耳炎的症状。此外,积极预防感冒或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6、定期检查
7、耳朵保健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耳部保健操
第一式揉耳廓
双手食指歪曲成勾如耳廓形状,拇指在下揉搓耳廓,揉50次左右直到耳朵发热为止。
第二式明耳朵
用食指插入耳中,力度要轻,深部不要太深,避免插入力量太大伤及耳膜。食指插入后立即拔出,反复20次左右。
第三式醒耳骨
双手中指搭在耳朵后侧头部,食指搭在中指上,然后自然滑下敲打耳朵后侧头部,反复30次左右。
第三式震耳
将双手张开,相互揉搓发热,然后迅速捂住耳朵全部然后松开,如此10次左右,能有耳朵清静的感觉。
春寒已经渐渐远去
春姑娘正捧着温暖的阳光一路走来
让我们一起竖起“小耳朵”
去聆听春天吧!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