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区域的感染称之为中耳炎。
我们所说的“中耳炎”往往指的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常有发烧、局部疼痛、鼓膜充血等症状。
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中耳炎症,如积液超过6周,但没有感染的迹象,即慢性中耳炎。
医生常常需要鉴别不同类型的中耳炎,以便决定是否需要用抗菌素治疗。
宝宝患了中耳炎,怎样滴耳药?中耳炎的治疗向耳道内滴药是治疗中耳炎的重要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使药物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
清洁
在给宝宝滴药前,先清洁宝宝的外耳道,如果有脓性分泌物,先予以清洗、消*。
角度
滴药的时候,可以让宝宝侧卧在床上,或者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然后进行滴药。
宝宝的外耳道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在滴药前应将外耳道拉直,以便药液顺利流入耳道。
滴入药液后,要用手指轻压宝宝的耳廓,使药液能到达患处。
温度
给宝宝滴药的药液温度最好与体温相近,天气寒冷时可以先加温,以免药液滴入后宝宝出现不适。
滴药的滴管不要接触外耳道壁,以免造成污染。
止痛
如果宝宝耳朵疼痛剧烈,可以用一块清洁的毛巾热敷耳部,从而缓解疼痛。
7个要诀,预防中耳炎中耳炎的预防1避免二手烟的危害如果宝宝暴露于二手烟的环境中,会增加患中耳炎的概率,而且一旦患了中耳炎,程度也更重。
2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人多的地方空气不流通,容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而呼吸道感染又容易并发中耳炎,所以降低了呼吸道的感染几率,也会降低中耳炎的发生率。
3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勤洗手可以减少病原菌在人群间的传播,降低感冒的发生率,从而减少中耳炎的发生。
4别给宝宝挖耳朵不要经常给宝宝挖耳朵,避免细菌侵入引起感染。
5按时接种疫苗按时接种预防疫苗,一些疫苗也有预防中耳炎的作用。
6保持耳朵干燥每当宝宝的耳朵弄湿后(如洗澡、哭吵、吐奶后),不论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应记得去除耳朵内的水分,外耳道的水可以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拭。
如果怀疑水进入耳道内,可以用电吹风吹,先将外耳向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让吹风机距离耳朵5~10厘米远,用低挡暖风或冷风向耳内吹30秒左右。
如果带宝宝游泳,最好戴柔软的耳塞,并选择干净的游泳池。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
注意: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教宝宝擤鼻涕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以防鼻涕中的细菌或病*逆向挤到鼻后孔,到达咽鼓管而引发中耳炎。
文章来源:《婴儿画报》副刊《妈妈信箱》
图片来源:网络
睡前故事随心听,育儿知识轻松学
请
孩子常常拉扯耳朵、挖耳朵、电视音量越开越大声,跟他说话却听不懂,时常反问你在说什么?…这些现象爸爸妈妈可别轻视,因为这可能是孩子中耳发炎的征兆。
什么是中耳炎?为什么我家孩子会得中耳炎?
中耳炎是中耳腔因感冒、过敏的细菌感染而发炎。我们的耳朵跟咽喉有一个通道,称为耳咽管或欧氏管。孩子容易得中耳炎是因为耳咽管较为水平、短且宽,且黏膜纤毛的免疫及排泄功能还未成熟,当感冒、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很容易从耳咽管入侵到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根据不同的症状,中耳炎可大致分为急性中耳炎、积液性中耳炎以及慢性中耳炎等三种类型。
要怎么知道我的孩子是中耳炎,还是一般感冒呢?
急性中耳炎通常会有明显的症状,像是耳朵痛、发烧、易怒、哭闹、焦躁不安等情形,爸爸妈妈可以多观察孩子,如果孩子经常做出平时感冒没有的行为,如前面提到的拉扯耳朵等,那医院检查了。
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听力呢?
除了耳痛及发烧,孩子也可能会因为不舒服而哭闹、拍打耳朵或头部,此外还有耳朵流脓、分泌物增加的情形。当中耳炎使耳朵的脓液堆积时,原本在中耳内进行声音传导的鼓膜及听小骨就会受到影响,而使听力变差。
孩子感冒好了,听力会恢复吗?
如果中耳脓液堆积一直无法排除,就会演变为积液性中耳炎,或称中耳积水。中耳积水一般会导致轻度听力损失,甚至更严重到中度听损。
不过,爸爸妈妈不用太担心,因为中耳积水带来的听力损失通常是暂时性的,只有不断复发才可能带来永久性的听力损失。根据研究,大约三成的人患中耳炎后会在一年内再度感染,五岁以下的小孩则更高,复发率在四成左右。
要怎么帮我家孩子预防中耳炎呢?
居家环境比较拥挤、卫生习惯不佳或长期暴露在二手烟之中,都有可能提高中耳炎的发生率,因此若家中有人抽烟,应远离孩子所在的地方。
此外,进入幼儿园后,容易因交互感染而反复患中耳炎,爸爸妈妈可在孩子感冒时让他戴口罩,身体发烧不适应尽量请假在家休息,照顾自己也保护其他孩子。另外,某些疾病属于并发中耳炎的高危险因素,例如颚裂、过敏性鼻炎、呼吸道感染或者免疫功能异常,秋冬及冬春季节交替时期也是孩子中耳炎的高峰期,爸爸妈妈要提高警觉,尽量不要让孩子感冒了。
END
阅读推荐
母乳性*疸疸究竟该怎么对待?
快乐孕期
造成宝宝早产的几大原因,你知道吗?
科学育儿
宝宝一生病就输液?危害有多大你知道么?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鸽子医生育儿社区!
鸽子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