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几天的凝冻天气过后,今天迎来了暖阳。
午后走在校园的木梯路上,竟发现了斜坡空地上一片腊梅在含笑开放,疏花点点,如同桂花香的气息拂面而来,清新淡雅。
蜡梅因颜色似蜜蜡而得名。又因在11月至翌年3月开花,所以称腊梅。但是蜡梅并非梅类,它们不是同一科属,蜡梅属蜡梅科,而梅花则是蔷薇科。我们常说的凌霜傲雪的梅,其实是指腊梅。它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腊梅的花、根、皮均可入药。花蕾性温,味甘,微苦,无*,具有解暑生津、开胃解郁、解*生肌、顺气止咳的功效。根及茎皮,辛、温,有祛风理气、活血解*的功效。
腊梅
腊梅验方:
1、久咳不愈:腊梅花9克,泡开水代茶饮。2、肝胃气痛:腊梅花9-15克,泡茶或水煎服。也可用腊梅花6克,当归15克,香附10克,水煎服。3、中耳炎:将腊梅花蕾浸麻油或茶籽油内,3-5天后,用油滴耳,每次2-3滴。4、烫火伤:腊梅花蕾或花朵10克,浸于毫升芝麻油中,15日后使用,每日涂患处3次。5、急性结膜炎:腊梅花9克,菊花15克,水煎,调入蜂蜜少许饮服。6、咽喉肿痛:腊梅花、金银花、石膏各15克,水煎服。7、失眠:腊梅花5克,合欢花10克,*酒50毫升。将腊梅花与合欢花放入*酒中,隔水炖沸,晚饭后1小时饮用,每日一次。8、唇疮:将鲜腊梅花瓣贴于唇疮处。
在寒冬里和腊梅一起开放的还有梅花。梅花有白、粉、红等各类不同的颜色,今天在校园里拍到的梅花呈粉色。梅花开于冬春两季,性平,味微酸,具有舒肝和中,化痰散结的功效,主治肝胃气痛,郁闷心烦,梅核气,瘰疬疮*。
梅花
梅花验方:
1、咽部异物感(但无阳性体征):梅花6克,橘饼2个,水煎服。
2、暑热烦渴:梅花、白菊花各10克,玫瑰花15克,开水冲泡频服。
3、两肋、胃脘胀痛:梅花10克,绿茶4克,以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4、高血压:梅花3克,草决明10g,开水泡饮。
5、治痘已出未出,不气不发,隐在皮肤里:梅花30克,桃仁、朱砂、甘草各6克,丝瓜16克,共为末,每服1.5克,参苏汤下。(《赤水玄珠》)
参考资料:
1、徐国钧,王强.中草药彩色图谱[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王延群.傲雪腊梅入药来[J].金秋..54.
水墨澜光影中流动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