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pixabay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妈妈」变成了一种称呼、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责任。尤其是孩子生病的时候,更是对妈妈身体和灵*的双重考验。可是,电视剧里有那么多不靠谱的育儿信息,更别提鱼龙混杂的某度、某音。那么,妈妈们育儿的强大后盾,在哪里呢?文可友健康
我们一位会员朋友,曾经这样说道:
从孩子出生起,我就不是我。
我像特种兵一样,没有名字,只有代号——xx妈,xx娘。
我的胸部不是胸部,只是不断生产口粮的机器。
我的夜晚不是夜晚,是醒来就喂、倒头就睡的一夜零碎。
我的老公不是老公,是睡在我旁边或者隔壁的钢铁兄弟。
我的父母不是父母,是退休还要返聘上岗的特级育婴师。
我的工作不是工作,是金主爸爸一边让我喘口气一边又给我发工资。
我也不再是我,我是妈妈、是女儿、是员工、是厨师、是司机、是奶牛、是幼师。
唯独不是我自己。
就像《三十而已》里面顾佳说的:「出了月子的第一天,我突然感觉到顾佳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许子言妈妈。」如果说磕磕绊绊的日常还算温和,最要命的就是孩子生病,做妈妈难,做病娃的妈妈,更难!照顾一个随时爆炸的生病幼崽已经很难熬,偏偏耳边还有来自家人的「问候」:你看看,都是你给孩子穿太少,着凉了!孩子发烧了,你怎么还不给捂厚一点?我听楼下的邻居说,他同事的姐姐的朋友家的孩子肚子疼,吃了「片拟梅伤梁」就好了,特别有效,赶紧给咱孩子整上!看着病恹恹的孩子,觉得自己真是一个糟糕的妈妈,不光要面对比平时难搞一百倍的孩子,还要面对来自四海八荒的指责。医院看看吧。可是,带去的是一个生病的娃,带回来的是一个生病的娃+交叉感染的病原体+一兜子药和化验单+医生金口吐出的几个字。吃药吧,害怕是药三分*,不吃药吧,又怕耽误了病情。伴随着耳边家人此起彼伏的催促,无比希望有人能递过来一个小抄,写满了正确答案。好不容易把娃安顿好,有点时间,想看看电视。随手打开新剧《了不起的儿科医生》,好吧,看看儿科医生怎么给孩子治病。一个小男孩从五楼坠落,不省人事。路过的儿科医生先判断呼吸和意识。然后就良医附体,想象出颅脑有出血和血肿。然后发现心脏骤停,符合心肺复苏的标准,开始CPR!
前面虽然使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但是还没什么大错误。但是!这胸外按压的手法是在逗我?
换个镜头,另一只手撑着地?
谁教你的心肺复苏?拉出来走两步,我保证不按断他的肋骨。
但凡读过可友这篇《人人都该学会这项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也不至于如此惨不忍睹。
又来了一个漂亮医生姐姐,教大家给小朋友贴退热贴?儿科大神医生说外伤要涂酒精、碘伏?还说烫伤要用冰块冷敷?看不下去了,换台换台。打开前一段时间很火的《三十而已》。顾佳,如此「顾家」的名字。她骁勇善战,聪明伶俐,长袖善舞。孩子发烧的时候,快来学习一下她是怎么处理的?医院?退烧贴又来?物理降温?打退烧针?这波操作,哪儿哪儿都不对劲。赶紧祭出可友这篇《儿童发热,应该如何应对?》压压惊。能武装自己的,是知识。能帮助孩子的,是知识。能堵住其他人嘴巴的,是知识。能识别不靠谱诊治的,还是知识。可是!看电视学儿童健康知识,看来没戏。X度X音XX书,更是垃圾中的战斗圾。带娃太累,公号长文读不下去。怎么办,面对家人邻居的流言蜚语,谁给你勇气?可友儿童健康精品直播课妈妈们的坚实后盾六位靠谱循证医生,七大儿童健康问题,打包讲给你听!涵盖儿童急救、语言发育、鼻窦炎、贫血、中耳炎、皮肤、近视,由可友最受欢迎的医生主讲,观看总次数超过,好评满满,可以不限次数回看。
每节直播课原价19.9元,总价,打包优惠价只要99元。戳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