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生龙活虎的“熊孩子”们,家长有时候会发现和孩子说话,孩子会反应迟钝,常常需要提高音调,孩子才有所反应,或者孩子看动画片经常调很大的声音……
这样的情况提示孩子可能有听力下降,当心孩子得了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听力下降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儿童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
分泌性中耳炎多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所致,主要与咽鼓管(鼻腔与耳朵相通的管子)功能障碍有关,儿童的咽鼓管比大人又短又宽,因此更容易得分泌性中耳炎。另外,儿童的腺样体过度肥大,堵塞咽鼓管,也会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我们应该怎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呢?
急性的分泌性中耳炎常常可通过口服抗生素、黏液促排剂等药物治愈,但是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明确有中耳腔积液,可试行鼓室穿刺,反复多次无效可作鼓膜切开放入通风管。如伴有腺样体肥大,则需同时切除肥大的腺样体。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江苏省内综合实力较强的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声导抗检测仪可无痛、快速判断孩子有无中耳积液,超细的电子鼻咽喉镜可舒适、可视、无辐射观察孩子腺样体,并判断是否肥大。在淮安地区常规熟练开展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治疗(鼓室切开置管+腺样体切除术)。
特别提醒:腺样体肥大的孩子更容易得分泌性中耳炎哦。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