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发热,我们需要做什么检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愈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第一步判断精神状态

如果一般状态良好,呼吸平顺,心率正常等(状态评估方法参考下面科普),那么进入第二步。

孩子生病时,什么是精神不好?判断方法看这里

反之,医院就诊,听面诊医生安排。

第二步区分「有症状发热」或是「无症状发热」

1、有症状发热——由医生根据不同症状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孩子突然发热,如果有症状或体征指向某个具体的感染病位,则称为「有症状发热」或「有确定感染源发热」。

比如有鼻塞、流涕、声音嘶哑、咳嗽、喘鸣症状,提示是呼吸道感染(感冒、气管炎或肺炎等);

或有明显的呕吐、腹泻、腹痛症状,提示有消化系统感染;

尿频、尿痛、尿时哭闹等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惊厥、抽搐、肌张力异常、精神差、嗜睡等,提示神经系统感染;

或查体见中耳炎、咽扁桃体炎、咽喉手足疱疹、水痘或有其它皮肤异常,提示相应的感染性疾病;

等等其它有「可见」症状、体征表现的情况。

2、无症状发热——进入第三步

如果除了发热之外,但无其它症状,医生评估后仍未能确定感染源的发热,称之无「无症状发热」或「无确定感染源发热」。

这里包括轻微的咽喉发红,或偶咳一两声,不能完全归之为「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一两次,它们属于感染的常见症状,不能完全指向于胃肠炎。

PhotobyHansReniersonUnsplash

第三步检查尿常规+尿培养

其它评估炎症的指标,比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检查取决于肺炎疫苗、Hib疫苗的接种情况,医院接诊环境影响。这里暂不讨论。

建议所有「无症状发热」的儿童,应当在24~48小时内检查尿常规+尿培养;如果是具有以下情况之一时,越早检查越好:

<24月龄的女孩

<24月龄且未行包皮环切术的男孩

<6月龄且已行包皮环切术的男孩

任意年龄儿童,伴既往有泌尿道感染史、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病史

任意年龄儿童,伴发热时间48小时

任意年龄儿童,伴体温39℃

为什么要查尿常规?

具备上述情况的儿童,泌尿道感染的概率2%,此时筛查尿常规+尿培养是获益的。

因为在发热性泌尿道感染患儿中,首次发生肾脏瘢痕的概率为2.8%,第2次为26%,第3次为29%;而发热时间每增加1小时,肾脏瘢痕形成的风险增加1%,即48小时后,风险增加接近50%。

肾脏瘢痕形成的不良影响是多年之后,甚至成年,即是高血压、肾功能下降,以及一些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

所以需要及时筛查出泌尿道感染和积极地进行规范治疗;对于2次以上的泌尿道感染,更应该积极评估可能的肾脏因素,这样可以减少肾脏瘢痕形成,改善肾脏的预后。

PhotobyNationalCancerInstituteonUnsplash

后话

之所以会写这篇文章提醒各位家长和医生,因为目前临床现状是——医院门诊并不检查尿常规+尿培养。家长觉得麻烦,医生也觉得麻烦。

医院医生是先检查一个血常规,粗糙判断结果后就使用抗生素。

假如碰巧是泌尿道感染,它对抗生素的反应非常好,往往1~2天内热退,于是家长停药(一般也就用3~5天)。有些不用抗生素,3~5天也能自然热退,但也错过了发现并干预的机会。

泌尿道感染的规范疗程是10~14天,如果初次没治疗彻底,第2次复发时肾脏瘢痕形成就由2.8%变成了26%;再不规范处理,第3次、第4次,无形中增加了远期肾病的风险。

相比这些肾脏损害的风险,对于发热时检查一个无创的尿常规+尿培养来说,早期花这点钱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参考文献

[1]NaderShaikh,AlejandroHoberman.1个月以上婴儿及幼儿泌尿道感染:急性期处理、影像学检查和预.UpToDate临床顾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