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75分妈妈
总所周知,
养孩子就是一个不断被现实打脸的过程,
那些你以为的岁月静好画面,
会被时间一点点证明:只是你以为。
但即使当妈之前对这方面做过了思想准备,
养娃后我万万没想到,
就连“孩子会随着时间慢慢长大”
这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看起来一点毛病都没有的普世定律,
都会有被打脸的一天。
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以为小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对不对?
但实际上,他的确是在往上爬,
只不过这个过程却是,
爬一步,退两步。
没错,你知道娃长着长着还会往回倒退的吗???
就比如你以为你历经千辛万苦,
熬过了无数个凌晨四点,
终于在某个晚上收获了能睡整觉的天使宝宝,
忍不住饱含热泪激动呐喊:老娘重见光明了!!
谁知道喊了没几天,
你那辛苦培养起来的可爱天使宝宝,
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回到了每隔一小时就醒一次的炸弹状态。
就比如你以为自己运气好生了一个小吃货,
每次喂奶都无比顺利从不担心,
让人忍不住想向所有人炫耀。
然而往往是炫耀的话还没打完,
一转眼你就发现,
这个吃货竟然会在时间的加持下,
突然倒退成了一个每次喂奶都无比费劲的吃渣。
是不是看起来就很绝望?
很难不让人怀疑
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逆生长的特异功能,
而这就是让老母亲备受折磨的
睡眠倒退期和厌奶期,
在孩子一岁以前都会出现,
我把他们统一称之为:
《一夜回到解放前噩梦》
朋友们,比从没得到过,
得到之后再失去才是最让人崩溃的存在,
所以这次,
就来一起聊聊这两个“噩梦”吧。
????
一夜回到解放前之厌奶期
毕竟身在热死人的夏天,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
最容易出现的一个表现自然就是:
没什么食欲。
而对于吃奶的孩子来说,
如果你发现原本一个好好的吃货,
突然就变得难喂了起来,
吃奶量下降,还吃不几口就会吐出来,
那么恭喜,你可能是喜迎厌奶期了。
什么是厌奶期?
按照我们常见的说法,
厌奶期基本上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阶段,
一般3-4个月会出现的比较多,
每个孩子持续的时间不同,
短的可能一两个星期,长的可能要几个月,
但基本都属于自然发育的过程,
对于孩子的身体都没什么影响。
但是科学了解了一下,
医学上好像并没有“厌奶期”这种说法,
所谓厌奶就是孩子出现了喂奶困难,
那一定是会有各种不同的原因,
不能简单都归为成长发育过程,
而是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所以以前总是看到很多父母着急的询问,
孩子最近吃奶少是不是到了“厌奶期”,
按照这种科学的解释的话,
是不是“厌奶期”这事其实也不必要纠结,
找出孩子“厌奶”的原因才是重中之重。
孩子为什么会厌奶?
首先要提到的,
最需要注意的一种情况,
就是有的孩子出现的厌奶是病理性的。
因为一些身体上的不适而导致的食欲减退,
比如中耳炎、鹅口疮、或者是鼻塞之类的,
这些问题会让孩子吃奶的这个动作变得不舒服,
甚至咽喉的问题会让吞咽变的疼痛,
那自然而然的他们就会厌奶的情绪。
这种有病症的情况,
时间长了当然会影响孩子的身体,
所以一定要及时的去就医,
解决其中的根本病症。
而除了病理性的原因,
造成孩子厌奶状态出现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生理性的:
生长速度减缓
出生前三个月孩子的成长速度都非常迅猛,
然后随着年龄的增加,
孩子的生长速度有所减缓,
伴随着对奶的需求量本身就没有这么高了,
所以孩子们吃奶量自然就会下降。
好奇心增强
是的,厌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不专心。
也是因为孩子年龄的增长能力的发展,
让他们开始对周边的环境事物感兴趣了,
于是在哺乳的过程中,
原本心无旁骛吃奶的小朋友们,
就会很容易被周边别的事物吸引了注意力,
不再只集中于吃,从而导致了吃奶量下降。
这个时候的建议当然也很简单,
可以试试选一个比较安静,
不会被别的事物打扰的环境进行喂奶,
这样就能让宝宝专心一点。
开始长牙
长牙也会影响吃奶的,
因为差不多4-6个月的时候,
孩子也开始进入长乳牙的阶段,
牙龈可能会出现不适,因此抗拒吮吸。
这个时候解决哺乳的问题,
就需要先缓解孩子的牙龈不适问题,
比如准备一些牙胶之类的让她们多咬咬。
除此之外如果宝宝的衔乳姿势不对
影响到他的喝奶体验,
也有可能会出现厌奶的情绪。
除了这些自身的影响,
一些外在条件也会影响到孩子吃奶,
比如买来的奶嘴是不是不合适,尺寸不对,
夏天是不是室温太高,
喂奶时过于闷热。
所以不得不说小朋友真的是,很难搞。
甚至有一些是妈妈本身的问题,
比如:母乳流速是不是太快,
这样孩子喝奶容易被呛到,
就有产生抗拒的心理,
妈妈如果吃了什么特殊味道的食物,
或者是因为服用药物,
导致乳汁味道发生了改变,
也可能会让孩子不愿意喝奶。
厌奶期到底应该怎么办?
其实这样彻底查明过原因之后,
我们自然也就明白相对应的如何去解决,
除此之外总体来说还有一些建议:
放平心态、不要焦虑
毕竟当爹妈的一看到孩子吃饭有问题,
很容易就开始担心会不会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立马就陷入到恐慌中。
但只要排除孩子不是病理性的厌奶,
基本上有那么几顿少吃一点,
是不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的,
所以先别那么紧张,不是那么严重的问题。
不要强行喂奶
不仅不要焦虑,更重要的就是,
不要因为焦虑而强迫他们吃奶,
因为不想吃的时候还强行喂,
结果大概只是会让他更抗拒而已。
一夜回到解放前之:睡眠倒退期
说完了吃就结束了吗?
不,还有同样折磨人的睡。
怎么跟你形容睡眠倒退期的感觉呢,
好不容易开始睡整觉的孩子,
原本都不怎么需要哄睡的天使宝宝,
一夜之前变成了“炸弹”,
老母亲的内心大概就是:
想死
差不多在四个月时出现的睡眠倒退,
是孩子的第一次睡眠倒退。
是的,第一次,
这个意思就是说,睡眠倒退不止一次。
即使你熬过了四月,
后面还会有8个月的、一岁的、两岁的睡眠倒退期,
都在静静的等着你,
就问问你,害怕吗?
但今天先聊聊这个四月的睡眠倒退期吧。
为什么会出现睡眠倒退?
和厌奶不一样,
四月的这一次睡眠倒退,
在原因上可以先下这么一个结论:是件好事。
因为这时候他们之所以会变睡渣,
主要是因为孩子的睡眠模式开始向成人模式转变,
开始深睡眠浅睡眠交替,
进化成了一种更复杂的模式。
只不过在这个交替过程中,
孩子还不适应就会容易醒来,
但总的来说是一种成长的体现。
而且不止如此,
四月出现的睡眠倒退,
也可能和孩子的的大动作发育有关。
最常见的是因为他们学会了翻身技能,
于是就可能睡着睡着一个翻身,被自己彻底搞醒,
当然,
也可能是因为不熟练翻过去就翻不回来,
把自己给气醒了。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
它是不是可以算是件好事?
不过再怎么归为好事,
一个睡不了整觉的娃也能把一家人折磨疯,
所以面对这个折磨人的“好事”,
我们应该怎么办?
如何应对睡眠倒退?
解决方法和厌奶期也不同,
虽然也要“因地制宜”
但可以十分有效的解决睡眠倒退的方法可以说是,
没。有。吧......
因为种种过来人的经验都告诉你,
最好用的一招就是:熬。过。去。
当然别绝望,
不敢说有对每个孩子都有效的方法,
还是有一些措施可以参考借鉴的,
比如:
及时抓住信号
当然是指困意的信号,
我们以前也说过,小孩子的困意出现时,
如果没有大人及时帮助入睡,
这个困意就会很快过去的,
所以爹妈们一定要留意及时抓住。
比较普遍的睡意信号比如:
1.开始发呆
2.反应变慢
3.逐渐安静
4.易怒、哭闹、乱动(此时已进入极度疲惫阶段)
不要轻易地增加安抚方式
这个的意思就是,
即使到了睡眠倒退期,
爹妈们最好也还是沿用之前的有效安抚方式,
而不是因为突然出现的倒退哄睡变难,
就开始因为着急增加安抚的强度,
比如给本来轻拍就能哄睡的孩子增加奶睡,
这样做其实反而会让孩子更倒退。
给孩子建立起合理的作息规律
因为这阶段正好是孩子的睡眠模式进行改变的时期,
所以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
去有意识的帮助孩子建立健康规律的作息,
比如可以借鉴以前提到的EASY模式,
让孩子逐渐由自主入睡的能力,
从睡渣彻底向睡神进化。
当然,不必说的一点还有放平心态,
毕竟这真的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育过程,
老母亲只能坚信这时候的倒退两步,
是为了下一步能迈的更稳更远一点吧。
所以加油吧,
熬过这一个,
还有下一个在等着你。
记得星标、在看二连哦。
今日互动话题
你们是怎么度过睡眠倒退期的呢?
你可能还想了解:(点击即可查看)科学养娃*昏闹生活辐射咳嗽雾化